海报
平行时空:第四届“共通分母”中韩当代艺术交流展
策展人:吴鸿
发起人:邱光平(中方)、张伯淳(韩方)
主办单位:成都黎日画廊中心、清州画廊、“共通分母”艺术机构
学术团队:吴鸿、胡介报、黄宗贤、吴永强、汪帅、彭肜、支宇、甘一飞、圣童、崔付利、锦亭东、赵晓梦、赵成清、凤青钗、陈又
韩国艺术家名单
李容泽、柳法圭、柳仁淑、苏英兰、孙熙淑、文常旭、文水万、禹机坤、张伯淳、郑井玉
中国艺术家名单
陈强戈、郭燕、刘虓虓、梅十方、孟涛、谭千尺、邱光平、王念东、魏山人、翟一涛、张开溪、周斌
<媒体支持>
艺术国际网、雅昌艺术网、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现代艺术》杂志、四川文艺网、新浪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凤凰网、国际在线、四川在线、中国报道、东方头条网
展览时间:
2018年6月9日-7月10日(成都黎日画廊中心)
2018年9月10日-9月30日(韩国清州画廊)
开幕时间:2018年6月9号下午3点
开幕地点:成都黎日画廊中心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新光路一号观南上域六栋九楼
陈强戈《花.19》直径60cm,布面油彩,2017年
陈强戈《花.20》直径60cm,布面油彩,2017年
郭燕《变异的风景》160x200cm,布面油画,2016年
郭燕《自然的边界1号》160x200cm,布面油画,2016
刘虓虓《迷城》120×180cm,布面油画,2017年
前言
文/吴鸿
“共通分母”是由韩国著名艺术家张伯淳先生发起的一个艺术项目,其初衷为增进中韩两国艺术家及艺术机构之间的互访和交流,加强两国艺术家之间的了解和感情,进而能找到一种在中韩两国当代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共同性。
刘虓虓《叙利亚山坡上的龙》100×70cm,布面油画,2017年
梅十方《我们人很多no.8》30x100cm,布面油彩,2018年
梅十方《我们人很多no.11》30x100cm,布面油彩,2018年
孟涛《六方迷局》 83x54cm,版画纸、圆珠笔、水彩,2018年
孟涛《贪欲之马》83x54cm,版画纸,圆珠笔, 2018年
“共通分母”翻译为中文的意思即是“最大公约数”,其本意是一个数学术语,引申为文化上的概念即是最大限度地寻求利益共同点和共同价值观。中韩两国文化传统相似,历史上的社会文化交流也极为频繁。今天,中韩两国在经济上互为依存,国际地缘政治上互为伙伴,文化上更是有着同源性的亲近。
孟涛《一支独秀》67x53cm,版画纸、圆珠笔、水彩,2017年
谭千尺《红色诱惑》40x80cm,布面油画,2018年
谭千尺《一条闪闪发光的白线》40x80cm,布面油画,2018年
邱光平《穿越》80x150cm,布面油画,2018年
邱光平《天边的宝石》80x150cm,布面油画,2018年
王念东《希尔维亚的森林》180x120cm,布面油画,2017年
王念东《杯酒余味》180x120cm,布面油画,2016年
魏山人《相非相no.1》50x60cm,布面油画,2018年
成都和清州在各自的国家中,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时,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和手工艺制造,也使他们成为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比如,中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是出现在成都,而韩国最早的活字印刷也是出现在清州。
魏山人《相非相no.2》60x80cm,布面油画,2018年
翟一涛《消失的记忆之十七》100x200cm,综合材料,2017年
翟一涛《长安-记1》纸本、铅笔、 墨,2016年
翟一涛《长安-记2》40x60cm,综合材料,2016年
张开溪《三棵树前的合影》60×100cm,布面油画,2018年
张开溪《走过一片葵花地》60×100cm,布面油画,2018年
周斌《煮海水》
周斌《煮海水》
再比如,在两个城市中,因为悠久的市民文化传统以及手工制作氛围,使地域性的民间文化和民众心态也极为相似,在秉持着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的同时,又注重生活品质,是这两个城市的共性。而这些,在生活、生产方式快速全球化和匀质化的今天,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而言,又是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
周斌《日记1986-2015》
李容泽(韩)《EARTH》37.5×53cm, mixed medium on paper, 2018
李容泽(韩)《PEOPLE》37.5×53cm, mixed medium on paper, 2018
柳法圭(韩)《命题 慾望? 意志-(少年? 歌)》72.5x60.5, cm oil on canvas, 2018
柳法圭(韩)《命题 慾望? 意志》91x72.7cm, oil on canvas, 2018
柳仁淑(韩)《Secret Garden-Pink》
柳仁淑(韩)《Secret Garden-Yellow》
“共通分母”中韩当代艺术交流项目迄今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届,在前三届的活动主题中,我们都会根据中方的对接城市与韩国文化之间的联系性之间,寻找到一个文化的切入点。而在本次的活动中,藉由成都和清州两个城市文化传统和现状的联系契机,我们将中韩两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跨时空性的穿越和对照,在这种既有共时性又有历时性的比较文化观照下,从中国和韩国、传统和现代四个维度的跨越中,完成一次“平行时空”式的文化对话和体验。
苏英兰(韩)《the memory》145x112cm, oil on canvas, 2017
苏英兰(韩)《the momery》90x72cm, oil on canvas, 2017
孙熙淑(韩)《life style》50x73cm,混合材料,2018年
孙熙淑(韩)《花甁》50x73cm,混合材料,2018年
文常旭(韩)《Chaos-1》90x62cm,写真
而参加此次第四届共通分母展的中韩两国艺术家的作品,也大多是将视角聚焦于现代文明模式下人性的焦灼与不安、踟躇与彷徨,这种对于现代性的反思过程,与西方国家的艺术家所不同的是,对于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东亚国家而言,不仅有着传统文化方式在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与撕裂;与此同时,还有本土文化所面临的西方化的迷茫与失落。基于此,也是张伯淳先生发起“共通分母”艺术项目的深层次目的。上述问题,既是中国在今天的快速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韩国在完成了西方化的民主转型之后,在更为隐秘的社会文化心理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些难以弥合的价值观问题上的冲突,在社会体制和现实政治的层面上,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撕裂和阵痛。所以,共通分母不仅有对于传统的温情回顾,以及对于未来的理想期望,同时更需要有对于现实的冷静剖析。
文常旭(韩)《Chaos-2》90x62cm,写真
文水万(韩)《FRACTAL(221803)》diameter 69cm, Acrylic on Canvas, 2018
文水万(韩)《FRACTAL(231803)》diameter 69cm, Acrylic on Canvas, 2018
禹机坤(韩)《诞生1》
禹机坤(韩)《诞生2》
张伯淳(韩)《下雨天6173》纸,2018
此次共通分母艺术项目除了有上述的学术交流之后,我们还希望它能够在中国和韩国,成都和清州之间架起一道友谊的桥梁,藉此活动的开展,让两国、两地之间艺术家的交流在未来能够常态化和经常化,使成都和清州这两座历史文化古城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经由通行时空的对话进而走进同一时空。
2018年5月12日
(吴鸿: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国际主编,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郑井玉(韩)《月岳山意 雪1》
郑井玉(韩)《月岳山意 雪2》
张伯淳(韩)《下雨天7361》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