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中的中国场景部分
绚丽的舞台表现
黎巴嫩的民间婚俗风情、印度的特色迎宾热舞、中国的民俗街景和皇庭宴会、意大利威尼斯的宫廷盛况……看起来毫不相干的风情和场景,在一部舞剧中和谐共存、相得益彰,听起来让人难以想象,但“丝路”却让这一切成为可能。3月15日,由黎巴嫩的卡拉卡拉舞蹈剧院创排的舞剧《穿越丝路》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亮相,舞蹈剧院的传奇历史、丝路主题的奇幻内容、多国演职人员联合献艺的宏大规模让此剧受到多方关注。
卡拉卡拉——
这个名字便是一个传奇
黎巴嫩卡拉卡拉舞蹈剧院由阿卜杜勒·哈利姆·卡拉卡拉先生于1968年创立,他们的表演将西方的舞蹈技艺与浓厚而神秘的东方色彩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卡拉卡拉舞蹈风格”。创团半个世纪以来,卡拉卡拉舞剧院共创作了16部芭蕾舞剧及音乐剧,在世界众多著名的剧院和文化城市献艺。
卡拉卡拉家族起源于黎巴嫩山谷的巴勒贝克城。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大帝在此修建了众神之父朱庇特,生育之神、酒神与戏剧之神巴克斯及美神维纳斯的三座神殿,对古罗马人而言,拜访巴勒贝克就是一场“朝圣”之旅。公元198年,罗马帝国由马可·奥勒留·安敦宁大帝统治,他就是著名的卡拉卡拉大帝。
近两千年后,卡拉卡拉的后裔选择以艺术的方式续写其祖先的辉煌。卡拉卡拉舞蹈剧院现任艺术总监伊万与现任编舞艾丽萨尔作为剧院创始人后代,带领剧院不断走向艺术与创新的前沿。剧院曾于2016年2月携其代表舞作《一千零一夜》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为首都观众展现其独特神秘的东方韵味。2018年3月15日至17日,这支舞团再次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将这部《穿越丝路》带到中国观众面前,用艺术架起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友谊桥梁。
“穿越丝路”——
是历史是艺术更是人文精神的彰显
“丝绸之路上多种文明交相辉映,探索未知、不畏艰险、创新发展等人文精神在这里被激发,同样激发出《穿越丝路》的创作灵感,成就了这部舞剧的辉煌。”伊万表示。
大幕拉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古罗马神殿遗址太阳城巴勒贝克神庙参观游览。刹那间时间停滞,命运交错,一位名叫提木儿的青年被一位老者接引,来到泰坦圣殿,竟然发现众神之父朱庇特的幻影伫立在前。朱庇特的幻影带着提木儿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为他揭示数百年前,他的先祖老提木儿走过的,象征着人性胜利的历史征程——“丝绸之路”。远赴东方的征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提木儿找到航海家伊本·马伊德一同前行,历经沿途各国风土人情,终于绕过印度抵达中国。然而,这群异域来客却遭遇逮捕,被抓进皇宫。在皇宫中,提木儿讲述他们此行目的以及所肩负的和平使命,中国皇帝下令释放他们并授予通关文牒,探险队踏上回程,穿越艰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撒马尔罕和波斯,最终回到巴勒贝克的太阳城。故事最后,时空交错回到现在,年轻的提木儿看到朱庇特的幻影化作雄鹰飞向天际,他也在充满希望的黎明开启了探寻东方的旅程。富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与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异域舞蹈在艺术家们的演绎下别具风情,《穿越丝路》在国家大剧院的首演圆满结束。
早在2016年6月,卡拉卡拉舞蹈剧院就集结了来自中国、印度、伊朗、意大利等国的上百名艺术家,共同在巴勒贝克城的神殿广场举行舞剧《穿越丝路》的全球首演。此次在中国的演出进行了“中国化”的改动。“中国观众拥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水平,国家大剧院更是一个高品质艺术作品云集的地方。”伊万说,“作为第一个在这里举办商演的阿拉伯国家剧团,我们需要带来高水准并且能够打动中国观众的作品。”伊万希望这部舞剧能够像一颗来自黎巴嫩的种子,在中国文化的灌溉下,在这里生根发芽,而他们也将通过这次演出,把中国文化带回黎巴嫩。
“一带一路”——
是文化的碰撞更是人与人的团聚
“古丝绸之路历经数千年却仍然被世人所熟知,是因为它的历史和文化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伊万表示。
在伊万看来,中国领导人在当今发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希望能够重现古丝路的辉煌,不仅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也是在艺术和人文领域。“我们今天创排这部《穿越丝路》正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丝路的复苏作出贡献。”他说。《穿越丝路》聚集了13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演职人员,除了来自黎巴嫩卡拉卡拉舞剧院的85名艺术家、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40名演员外,还有来自印度的舞蹈和音乐团队以及意大利的技术指导、视觉和灯光团队,这个组合也是想传递一个信息——希望搭建中西方沟通交流的桥梁。
回想起最初创排《穿越丝路》,伊万仍记忆犹新。“一开始感觉困难重重,那么多演职人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甚至语言都无法沟通,然而,当大家都用同一种‘语言’,也就是用舞蹈沟通时,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伊万说,“对于所有人,都有那样一个‘链环’,通过它就可以无障碍沟通,对我们而言,这个‘链环’就是表演艺术。”
《穿越丝路》在探索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链环”,而“一带一路”倡议似乎也在帮助人们寻找这一个“链环”,通过它,人类可以再一次跨越国度、文化、经济和政治的隔阂与障碍,在壮美的丝绸之路上再次相遇、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