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的价值辩护

2020-09-15 18:16: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艺术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走进美术馆、音乐厅?这是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疑问——即便他们明白艺术可以提升修养、培养情感感受力等等,大多数人仍然无法说服自己或别人,为什么生活中必须添加“艺术”这一选项。许中云的新书《艺术·理解》,事实上就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答案的持续追寻。
 


 

《艺术·理解》 许中云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20年7月版
 

  艺术似乎只是人们物质生活中的点缀,本书通过持续追问,最终给出了一个深刻却并不意外的答案:艺术增进人们的“理解”,即传统认识论中的“认识”或“知识”——艺术可以增进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以及对自己的理解。正如当代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所说:“艺术必须被像科学那样严肃对待,从更高的和更宽泛意义上来说,艺术与科学一样是知识的发现、创造和扩展。”
 

  艺术的“认知”功能几千年前就已被亚里斯多德道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一出精心构思的悲剧所传达的人类本性的真谛并不亚于一部哲学论著。”
 

  几千年来,艺术理论、艺术功能在不断“变化”,不断深厚。在本书的作者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功能的叠加,艺术并非只有“狂喜”的审美快感,还包含酸甜苦辣的情感,更包含各种曾经被归于“理性认识”的理解和认知。这种包含了感觉、感情的理解和认知,在以往的认识论中并不被认可为“知识”。然而,随着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厚,人们逐渐了解,感受、情感和理解的融汇,在人类的认知中从来就是在一起的,很难被截然分离。
 

  每个人对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感受、情感和理解,以及它们的多样融汇,都是一种“知识”。当这种“知识”(《艺术·理解》推荐大家用“理解”来表述)被表述在各种语言媒介之中,它们在历史中“竞争”,然后成就自己的“艺术作品”地位。这些艺术作品,与科学理论一样,是人类认知文化的硕果。人类的知识,事实上,就是这些个人理解的总和。人类的理解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深厚。
 

  可以看出,这本书所秉持的正是亚里斯多德一脉的“艺术认知论”——只是对于“认知”或“知识”,已经融进了当代认识论的许多成果——理解替代了知识,成为人们认识所追寻的目标。在当代认识论中,“理解”比“知识”拥有更为广泛的意义空间和适用性,“理解并不是一个确定最终的认识论成就的仓库,而是一个进一步探究的出发点。”
 

  艺术,是人类人文学科(“有我之知”)中的一颗明珠,《艺术·理解》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艺术与科学并置——它们只是人类“构造”世界或认知的不同方式而已。作者用地图(自然科学)、照片(社会科学)和绘画(人文学科)的比喻,形象地给出了三种认知文化的画像。不难看出,作为美术馆的艺术人文学者,将绘画作为人文文化的象征,似乎再恰当不过。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阅读这本书,就是一次跟随作者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之旅。有时会感到一些学术上的晦涩,毕竟,作者没有过多照顾没有艺术专业背景的读者,很多的思考中间步骤被省略了。但是,随手翻阅任何一页,都可以作为一段对艺术的反思来阅读。
 

  而对于艺术有一定经验和认知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真正引导你对艺术“理解”的一本好书,它将是对你的艺术爱好的充分论证。
 

  而对于专业读者,建议阅读可以从“下篇”开始,因为这才是作者在学术上精心思索,潜心论述的重点。如果从“上篇”开始,你或许会觉得作者对“艺术”的论述过于简洁,但是如果你读了“下篇”再回头看“上篇”的文字,你会发现,原来作者的安排竟然别有用心——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提到的,这不是一本艺术概论,而是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追问。
 

  在这个科学盛行的年代,为艺术的价值辩护,并将艺术的价值放置在与同样的对世界的理解之上,并不是那么容易。
 

  读《艺术·理解》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但肯定是一个有所收获的旅程。放下书本,你或许仍然无法解答艺术有什么用,但是,你对艺术的理解,肯定更加深厚了。(宋楠)

战略合作机构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联 教育部 文化部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