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共艺术为北京冬奥会“点睛”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京津冀艺术家交流会在京举办
7月9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组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启动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旨在体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愿景和奥林匹克精神,创造北京冬奥会重要文化遗产。为推动征集工作的开展,征集活动执行机构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于7月29日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举办了京津冀艺术家交流会。
建构平台:为历史留下最生动的形象记忆
奥林匹克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公共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也是艺术的盛宴,北京也即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据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桂琳介绍,此次京津冀艺术家交流活动的意义是希望通过交流与艺术家深入沟通,更好地推动公共艺术品的征集工作,期待有更多艺术家融入、了解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并参与其中,以杰出的作品为北京奥运会增光添彩,为历史留下生动的形象记忆。
“冬季奥运会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平台” ,征集活动策划委员会主任、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我们希望通过征集活动,建构一个激发全球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让艺术家的才华在这个全球舞台上得以充分展现的机会,让艺术为历史留下最生动的形象记忆。 ”吴洪亮表示,这个平台是非常开放的,期待艺术家都参与到征集活动中来,让公共艺术的概念在北京冬奥会的系统当中有更新、更好的表现,不仅充分展现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奥林匹克精神,也可以去充分表达人与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融入“艺术+科技”的理念,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形成可持续的创作逻辑。希望通过这次征集活动,为全世界的雕塑家、艺术家搭建一个传播的平台,也让更多的公共艺术家和多媒体艺术家形成新的思考场域,让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创新。
诠释冬奥:期待公共艺术作品为冬奥会场馆画龙点睛
在交流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滑雪大跳台及崇礼赛区规划者张利向艺术家们介绍了冬奥会的建设理念,并分享他作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和赛区规划设计者的感受和心得:“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向国际展示我们大国能够承办奥运会的形象的话, 2022年北京奥运会则是强调中国可以将奥林匹克运动这样的世界级赛事结合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文社会的进步当中的。 ”北京冬奥会的物理空间分布是具有空前创造力的设计,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设置,不仅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相吻合,也是核心理念——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最好表达。
张利提出,如何让城市已有的体育资源再利用、让已有的建筑与结构散发出新的活力?为让公共艺术作品与冬奥会和城市空间更完美的契合,征集活动在筹备之初就确定了“突出重点、力促精品、引领未来”的工作思路。征集活动策划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唐尧向与会的艺术家们详细介绍了13个预选点位的位置和价值。唐尧根据点位的不同,对冬奥会竞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向艺术家提出“不同点位需要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这一需求。如北京冬(残)奥村广场区下沉入口希望有一些活跃、热烈以和平、友谊、欢乐的奥运精神为主题的设计;北京冬(残)奥村广场区中心绿地未来是运动员晚间散步、休息的场所,希望艺术家能以地景艺术为主,配合一些小型景观,充分考虑晚间灯光艺术效果,营造倾向柔和、梦幻的氛围,让北京的冬天多一分温暖的诗性;首钢园区的三号高炉是首钢改造工业遗存的地标式建筑,体量大、风格强悍,雕塑作品在这里较难形成自身的主体性或与三号高炉的平等性,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挑战点。在此处,艺术家是否可以考虑以生命运动为主题、设计出带有未来科幻色彩的作品,与三号高炉的工业遗存的历史形成延伸?诸多方面,都在等待艺术家用作品交出满意的回答。
“从场馆业主的角度出发,我期待一届精彩非凡的冬奥会,更要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冬奥场馆。希望通过征集活动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与冬奥场馆的建筑之美交相辉映,精彩诠释冬奥场馆文化内涵,为冬奥场馆赛后运营增光添彩,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说。同样,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和副主席杨志安也期待着艺术家朋友们用艺术语言表达共识,为北京冬奥会场馆和赛区“画龙点睛” 。
面向未来:力创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展现中国铭记时代
“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的最后落成对于每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非常荣耀的,因为它将展现国家形象。 ”交流会上,各地艺术家代表和青年艺术家们纷纷表达了对征集活动的理解与积极参与的意愿,代表北京艺术家发言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伟如是说,“我会继续对每一个点位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做针对性的推敲,积极投入工作” 。
“能够参与这个活动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从公共艺术角度来讲会成为支撑这个时代的文化代码。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谭勋代表天津艺术家对吴洪亮的观点深表赞同,“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而是多元开放、多系统化的新时代的艺术。艺术家一定要认真参与其中” 。
作为一名50后,河北艺术家代表、河北画院雕塑院院长黄兴国在交流会上发言时也表现出极大热情:“开展京津冀三地艺术交流活动,三地雕塑同仁共同思考通过公共艺术能够带来何种影响的形式非常少见。 ”他说。自征集启动以来,黄兴国经常与年轻艺术家进行探讨,如何在作品中将历史、环境、未来和科技这些元素调集起来,是他当下正在考虑的问题。
多领域艺术家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则认为,此刻的中国艺术家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调用,是最幸福的艺术家:“今年以来国际风云变幻,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形象是密切关联的。我们的创作既是对世界说话,也是对后代说话,所以艺术家要对国家的公共景观和国家形象负起责任。希望艺术家朋友们创作出一批硬核的、互动性强的、带有极高科技含量、人文内涵的经典之作。 ”